我的手脚经常是很暖和的。
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使我感兴趣的事情。
参加体检者事后会收到一份报告,上面详细介绍了你的心理特征及存在的心理隐患。单位则会收到一份面上的职工心理状况,给企业管理提供参考。
在接受心理体检的10余家单位里,有5家主动要求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培训,其中两家还要求宁波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制定员工长期心理关爱与成长计划,但目前还没员工主动上门求助。
医生们分析,可能在调查时,一些员工胡乱填写调查表,导致调查结果不准确,可能被检出者只是暂时的心理障碍,员工完全可以自我调节。当然也有可能,他们用一种更加隐蔽地方式已经看了心理门诊,因为有很多企业员工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危及工作。
心理体检不光为了发现问题 还有助于了解自己
韩盼盼说,发现心理问题只是心理体检的其中一个目的,这同样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自己。她举了一对父子的例子。
儿子没去上班,也没谈恋爱。为此,父子俩经常吵架,关系很僵。父亲担心儿子有心理问题,让他去接受心理咨询,儿子不肯。
“后来,父亲做了个心理体检,发现因为儿子的事他有抑郁倾向。报告出来后,儿子也来做体检,发现由于工作和恋爱的缘故,他有焦虑情绪,”韩盼盼说,其实,父子俩的体检结果都属于正常范畴,但报告让父子加深了对彼此的理解。随后两人一起找医生咨询,关系融洽起来。
韩盼盼说,其实出现心理问题,并不一定指有心理疾病,也包括情绪等一系列问题,市民应该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另外,宁波心理咨询中心不会把员工报告和心理咨询情况透露给企业。
韩盼盼说,通常以下几类职业人员需要接受心理体检:
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劳动竞争类行业的职工尤其需要。
面对公众的监督,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社会压力,比如信访干部、公务员等。
教师、医务人员等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大人群。
刚入职的新员工,期望对自己的性格、心理特征、职业倾向有所了解。
中小学生、大学生,面对学业、情感及就业压力大的时候,建议做心理体检。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