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全国性的产能过剩在浙江有何表现及求生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8日

“越来越多的老板选择‘断腕’清仓以求资金,否则只能等来工厂的加速倒闭。”一位业内人士称。 
  高库存行情下,随便哪一家的库存货全部拿出来,金瑞白都消化不了。“我们收库存,几百万元一单的占多数。他们会一批批放出来,我们也会一批批收。”库存商们也在加速抱团。库存业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行业,对资金要求很高。如果遇到合适的价格而一个库存商无法消化,那就集结库存街上几家“档口”,一举盘下。 
  “在产能过剩的长周期中,库存业从原来的行业洼地成为了新的掘金地。”有业内人士指出。 
  告别昨天 
  “服装业的高库存大约还将延续四五年时间。”说起对未来的判断,金瑞白对自己的这一论断有把握。“绝大多数的服装厂销量都在下滑。线上线下都是如此。库存的增量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从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库存指数可以看出,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仍位于临界点以下,说明还在滞涨阶段,去库存化的道路还任重道远。“商品过剩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没有一个安全、便捷的交易平台,库存商品还将越压越多,5至10年后将不堪设想。”有专家称。 
  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迫使服装企业放下身段,用尽浑身解数“去库存”。关注商场百货的人会发现,还未正式入秋,不少服装品牌的秋冬款已经在抢着做活动了,打折、买赠、限时抢购,花样繁多。从运动品牌、休闲服饰,到品牌男女装,几乎无一不在打折,且折扣力度明显高于往年。 
  “进入秋冬季节,服装全都进入了大力打折促销季,这背后其实是服装公司与存货的一场拉锯战。”杭州一位知名男装品牌的代理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以往只是困扰运动、休闲品牌的库存压力,如今已经蔓延到了整个服装行业。 
  但金瑞白认为,打折过度会有损品牌形象。从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跳水至几十元一件,消费者的观感不会那么舒服。“有不少牌子就是被自身打折打趴下的。”他认为,服装企业要更多地改变观念意识,及时处理库存。“服装早已是卖方市场,企业老想着亏本的生意不能做,干等市场转机也不行。例如上半年生产的货,下半年就要加速处理掉,此时卖给库存商价格合适,也尚有讨价还价空间。放着只会贬值,还要付出各种成本,长痛不如短痛。” 
  “中国服装制造业要做的是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上延伸。过往的终结,正是成长的契机。关键不是变化,而是如何应变。”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我们要冷静看待这一变化,中国不能靠“低成本”过一辈子。 
  浙江省服装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协会目前关注的方向是服装定制和电子商务,这是浙江服装行业发展的方向。而服装行业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有实质性的进展。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1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