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广阔的国土面积使得网络销售应运而生,并受到消费者喜爱。2007年~2012年,澳大利亚互联网渠道的服装销售份额从1.5%跃升到了6%。网购不仅让当地精打细算的消费者买到难以置信的超划算国际时尚服饰,而且对于一直缺乏实体经济的澳大利亚,该国消费者也能直接享用到海外品牌。2011年,世界领先的时尚电子商务Asos在澳大利亚推出了电子购物平台,英国高街品牌River Island也在2013年推出了网上营销,作为在澳大利亚开实体店前的试水。
目前,澳大利亚服装网购蓬勃发展,男装奢侈品牌/网络零售商Mr Porter甚至表示,澳大利亚已成为继英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服装网络市场。随着国际服装电子商务热潮的盛行,澳大利亚国内服装品牌也开始了全方位的渠道零售模式的探索。
David Jones于2011年进入互联网零售业后,又在今年开始着手拓展其网售业务,其中包括推出新的移动终端设备,如iPad应用程序、点击与收藏功能、增量交付选项、社交商务、社交媒体策略包括Facebook、Twitter和博客中心等。
运动装市场潜力大
运动服荣耀地成了澳大利亚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消费品之一。除该国整体消费者更倾向于户外活动外,运动服的高品质及功能性也受到了本地消费者的青睐。和其他发达市场一样,该地区的运动服渐渐趋向于健身服及瑜伽服。由运动品牌Lorna Jane和Lululemon的发展,可以见证瑜伽服的盛行,Lululemon也已成为在澳洲运动服饰业中的最大收益者,其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1%增到了2012年的3%。
Lorna Jane的销售增长表明,澳大利亚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平价、别致、时尚且具有功能性的运动服及中等价位的女性时尚日常外套。但澳洲的运动装市场还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Lorna Jane的出色业绩与本土其他一些体育品牌的平平表现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最近公布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棒球品牌Billabong and Quicksilver年度亏损超过7亿美元,它引以为豪的冲浪服品牌创收几乎为零。该品牌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忽略了核心的消费者基础——面向冲浪的年轻人开始寻找更高端的替代品牌。同时,它的核心受众本身也已经尝试玩转冲浪文化外的产品,如同样属于运动项目的滑板文化产品。
展望未来,欧睿国际预计,2012年~2017年,澳大利亚服装市场将呈现温和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0.4%,表现略好于北美和西欧,但仍将失色于亚太地区(约5.8%的复合年增长率);随着经济增长更多地依托开拓亚洲市场,该地区也更容易受到亚太经济波动的影响;澳大利亚长期未被开发的市场领域仍被国际服装品牌所看好,未来该国市场将靠高端服饰及功能与耐用服装产品来拉动。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