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生意带来的并不总是利润,也可能是亏损。譬如:银行、信用卡公司遇到欠债不还的客人,或保险公司遇到理赔大户。大数据营销可在早期发现风险征兆,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或从一开始就过滤掉高风险的客人,不做他们的生意。
举个例子,马洛先生使用某信用卡多年,有大量在高档餐厅、宾馆、娱乐场所和商场消费的记录。平均每月刷卡额基本都在10万元以上,时不时会过20万元,买阿玛尼西装、卡地亚首饰、LV包,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而且一直按时还款,从无拖欠。相应地,信用卡公司也把马先生的透支额度,从最初办卡时的8000元,一路提升到30万元。
但从两个月前开始,他的月刷卡额突然急降到三四千,连续两个月均如此。系统做的正常判断是,马洛转用别家的信用卡,所以刷卡额剧降。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还有另一种可能:如果他经济状况恶化,也会导致刷卡额剧降。
所有安装了刷卡机的商户,在银行和信用卡公司都建有档案,所有刷卡交易记录,也都在数据仓库里。譬如,我们把每一家餐饮企业的每单平均刷卡金额进行统计,可以得出类似这样的数据:
每单刷卡金额平均值:576元;每单刷卡金额中位数:493元。把每单平均刷卡金额最低的20%定义为:低端餐饮;把每单平均刷卡金额最高的20%定义为:高端餐饮;把每单平均刷卡金额居中的60%定义为:中端餐饮。这样我们就得到了高、中、低端餐饮企业的名单。
回到马洛的案例,系统会找出他历年来的餐饮刷卡记录,统计得知,他从办卡之日起,直到两个月前的餐饮消费,在各种不同档次餐厅消费的比例显示为:高端餐饮86%,中端餐饮11%,低端餐饮3%。而最近两个月(就是在刷卡额暴跌之后),在各种不同档次餐厅消费的比例为:高端餐饮0%,中端餐饮10%,低端餐饮90%。也就是说,以前基本上只去高端餐厅吃饭的马洛,最近两个月,大多光顾大排档式的低档餐厅。综合以上各种信息判断,他最近刷卡额暴跌,是源于经济状况恶化,可能是因为生意失败、失业或其他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他30万元信用额度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导致坏账或恶意套现。于是,信用卡公司会把马洛的信用额度降到2万元,快速对潜在风险做出判断,并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