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A RGB印染厂位于首尔西南部的安山工业园区,企业共有101名员工,其中11人从事研发,产品主要是功能性面料,出口欧洲和亚洲
韩国人创新思维强烈,新产品层出不穷,他们不再扩大规模,而是做精产品。面对新的市场形势,菅新春表示,明年盛虹会考虑扩大展位面积,“韩国、日本有特装展位,中国也应该有。”
无锡四棉纺织有限公司出口韩国已经10年了,韩国市场占其总出口的1/3。去年第一次参展让公司对韩国市场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年公司特意展出了纤维素纤维、亚麻混纺等天然环保纱线。记者到无锡四棉展位采访时,公司总经理王宁宁正与兰精公司的人员商讨合作事宜。王宁宁对记者说,公司出口形势依然好于去年,虽然国际需求减少,但订单正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公司必须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常规品种、陈旧的产品肯定不行了,我们推出的莫代尔系列、高支粘胶纱、亚麻系列产品就很适合韩国市场。”
由于棉花国内外差价的存在,公司全棉产品大幅减少,逐步转向新型纤维,如针对下游家纺产品开发的功能性纤维素纤维混纺等。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密纺纱线,使用高配原料,平均条干、毛羽、手感等指标都处于业内领先水平,在韩国市场也获得了认可。
谈到韩国纱线市场的需求,王宁宁介绍说,韩国进口纱线一部分是满足自己内需,更多的是在韩国本土做成面料后,到越南、孟加拉等国制作服装,再出口美国。韩国印染技术水平很高,与东盟等国家有自由贸易的优惠,因此韩国面料很有竞争优势。“通过参加展会,了解了韩国市场的状况,我们回去组织开发,产品调整,只有不断调整才能站稳市场。”王宁宁说。
作为中国棉纺排头兵企业的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近两年来也在关注韩国市场,今年首次参展带来了亚麻系列混纺、高支全棉等产品,意在进一步了解韩国市场。公司经营计划处副处长黄宜生介绍说,高支全棉采用的都是长绒棉,而长绒棉受价格影响相对较少,公司对韩国出口比例还不多,希望能扩大这一比例。黄宜生也坦言,目前企业两级分化严重,好的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保持竞争优势,而生产常规产品的企业生存很艰难。
生产特种纱线的北京光辉纺织有限公司也来到了展会,作为中国生产水溶纱品种最全的企业,他们也在试水韩国市场。水溶纱属于特种纤维,其水溶性能良好,根据不同的需要,在热水中能够完全溶解。与其他纱线交织后,在染整过程中除去水溶纤维,可得到镂空,织物蓬松、柔软等效果。公司总经理赵振茹说,虽然水溶纱市场范围不大,但韩国市场也有需求,公司希望通过展会打开韩国市场。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