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特别希望学生到车间去实习,欢迎学生在车间完成毕业论文的创作,甚至不排斥将其中部分成果分步试产,究其原因是企业存在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有些企业并不否认愿意从论文的开题环节便着手介入,有着更深的战略考量,与其让论文创作沦为形式上的走过场,不如和院校一起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有能力且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部分学生成立研究小组,重点打造企业日后需要的高适应性人才。
幸运的是我们的确触摸到了这些知名院校积极探究模式改良的变化,逐渐完成“面向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学会提前沟通主动出击”的心理建设。或许不远的将来,企业与学校共同合作,与市场保持高度一致的步调,将车间当成毕业生的“论文实践基地”。到那时,入学不久便着手论文写作的学生不再是被人讥笑的话柄,而将是令人艳羡的天之骄子,因为他们的职业未来将在“校企推手”的共同作用下前景可期。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