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涛建议,专业市场在吸引设计师时,应该降低门槛,多挖掘一些优秀的成长型设计师。“市场应该把自己当做一个最大的服装公司,抱着培养设计师的心态去和他们合作,而不是立马要求他们能给市场带来多少价值。一个市场如果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设计力量,这对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合作模式:配备专业管理团队
  专业市场发展创意设计要切合市场的整体消费定位,起到引导和促进消费的作用,并朝着引领一种时尚潮流的方向努力,不要仅仅停留在促进商贸交易的层面。设计资源和专业市场对接时,可以是专业市场提供一定的条件,由专门机构来负责运营,但需要这个机构既懂设计又懂市场。
 
  如果说企业招聘设计师还在讨论要不要签约,那么专业市场招商设计师工作室就是讨论如何合作的问题。设计师工作室的担忧是,来到这里以后,如何在当地生根发芽?
  政策优惠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已不是简单地提供免费工作场所。在一次设计与市场对接交流会上,中国金顶奖设计师李小燕提到,可能还包括工作室的注册、资金支持,及更多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更加吸引人的政策。
  “很多专业市场建设了一栋栋创意设计大楼,但服务内容还比较表象。”于敏静说,“设计资源和专业市场对接,最理想的方式是专业市场提供一定的条件,由专门机构来负责运营,这个机构需要既懂设计又懂市场。”
  于敏静建议,要根据产业的需求针对性引入合适的设计资源,要考虑不同类型的设计师适合进入什么样的专业市场等。在具体操作中,市场可以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如羽绒、男装,把国内外这些方面的设计资源集中起来,打造一个贴牌中心;另外,对于有意做渠道的设计师品牌,可以为他们搭建专门的设计师产品流通渠道,如设置一些设计产品档口等。
  对此,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刘薇表示认同。“设计师凭借个人的力量,仍然很难打开市场渠道,设计对产业的推动力量也将非常小。需要一个专业管理团队,懂得设计师和市场商户双方面的需求,把分散的设计师工作室集中起来,定向进行产品研发、发布,实现有效对接。”
  上海标顶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金顶奖设计师武学凯认为,专业市场发展设计创意要切合市场的整体消费定位,起到引导和促进消费的作用,可以从战略层面考虑引入新的设计师品牌。“目前,我们入驻的专业市场只有海宁中国皮革城,产品以皮革、皮草类为主,我们也期待可以与更多适合的专业市场合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