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犹存
纺企海外“拓疆”
上半年,虽然行业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基本实现稳步增长,出现了明显回暖迹象,但是在行业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朱庆骅认为,这一阶段我国纺织行业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产能尚未实现升级转型,仅有少部分企业专注于技术研发,产品附加值较低;其二,纺织行业品牌化程度较低,压缩了纺织企业的盈利空间;其三,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和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联合指出,下半年纺织行业的外部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一方面,支撑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内需市场基本面依然良好,具备继续实现平稳增长的条件;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继续推进,将加强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行业面临的各种外部压力仍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用工成本比东南亚国家高出1—3倍,用棉成本高30%以上,加上东南亚国家在发达国家享有的低关税优惠,即便充分发挥产业体系与生产效率优势,中低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明显下降。”近日,在“中国纺织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交流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为我国纺织行业的前途深感忧虑。
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拿地基本没戏……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瓶颈。显然,只有跨出国门,在海外进行投资,建立高效的跨国供应链,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才是纺企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出路。
为此,红豆、波司登、天虹、申洲等企业纷纷海外建厂开店。显而易见的是,土地、人工等成本优势是很多大企业投资海外的最初原动力。
“我们园区的月基本工资也就是100美元左右。”谈及投资原因,红豆集团副总裁陈坚刚介绍,上海的操作工每个月工资是439美元,对比上海,确实便宜不少,这笔省下来的钱就可以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