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沈永芳:深圳服装企业八成日子将不好过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目前,深圳的服装企业只有两成日子比较好过,而有三成企业正挣扎在生死边缘!”下周,第十三届“深圳服交会”将拉开大幕,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沈永芳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走品牌之路是深圳服装企业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

  沈永芳向记者分析说,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通货膨胀带来的成本上涨是行业普遍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库存成本,是考验服装企业的“难题”,有些服装企业不得已为了维护品牌形象,即使放在库存也不能打折,最后只能剪掉标牌之后,以几元一斤的价格贱卖掉,更有企业为了腾出仓库,直接将库存扔掉甚至烧掉。
  沈永芳还向记者透露,为了打造“深圳品牌”的时代,她打算在全国各地复制“深式”服装基地,还有信心将“深圳品牌”打进香榭丽舍大街。
  人工成本优势不再:深服装企业出现“外迁潮”
  沈永芳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的“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人力、物流等价格的不断攀升,“中国制造”正挥别低成本时代,服装企业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难关”,对于服装产业实力处在国内前列的深圳来说,亦是如此。
  “以人力成本为例,深圳服装企业的工人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工人月工资在500元左右。”沈永芳说,“因此,对于大多数深圳服装企业来说,现在内销都比外销好,深圳80%的服装出口企业都不存在了。” 
  深圳服交会组委会总经理郑鸿盛告诉记者,深圳服装行业目前遭到来自越南、柬埔寨、印度、泰国等周边生产基地的竞争不断加大,一些企业还出现了工厂外迁的局面,外迁地包括江西、安徽、四川等劳动力相对廉价的地方。
  “目前,深圳的服装企业只有两成日子比较好过,另外四到五成处于不亏本状态,而更有三成左右正挣扎在生死边缘!”沈永芳说。
  库存是难题:从几元一斤处理到“火烧库存”
  沈永芳表示,服装利润虽然很高,但除了人工成本外,看不见的库存成本也是很大的一个“消耗”。“据我了解,一线品牌衣服,能卖掉60%就不错了,这么大的库存要如何处理,这就是一个问题。”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1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