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选择促进直接贸易
在采购调配物流上,已经可以利用卡车、轮渡缩短运输时间。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以泰国为中心,连接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与缅甸等的贸易走廊的建立与完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特别是最近,日系企业开始充分利用连接金边与曼谷的国道5号线,推动业务发展,曼谷与仰光之间的陆路运输服务也已开始。传统的海上运输需要长达3周左右的时间,而陆上运输有望大大缩短这一时间。在运输单价方面,虽与单纯海运相比价格高出数倍,但比空运还是便宜很多。
另外,在越南与泰国,零售单价超过1万日元的产品主要使用空运已经成为主流。缅甸正在以面向日本的服饰生产为中心,生产男式正装、羽绒服等单价较高的产品。今后,通过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泰国企业的合作,有望迅速提高其生产水平。全日空等增加了当地与日本之间的直航班次,扩大了航空运输的余地。
物流企业利用这种机会,在“中国+1”地区投入了更多的销售力量。例如,Yusen Logistics继去年7月在孟加拉国设立当地法人后,还于今年上半年在缅甸、柬埔寨当地设立了法人机构。这些当地法人机构都以服装物流为主轴,瞄准日系企业,开拓当地的采购调配物流业务。日本通运也通过当地法人机构的积极营销与海空、海上、陆上运输手段的有机结合,力争实现“一站式服务”。特别是从7月起,开始了曼谷与仰光之间的陆上运输服务,陆运可缩短至4天左右,而目前海运要花费3周左右时间。
各日系物流公司都在积极提供包括贸易业务在内的一揽子服务。虽然目前还无力推荐介绍工厂、面料及辅料的供货方,但服装生产零售商(SPA)与当地之间直接贸易的条件已日趋成熟。当然,在OEM方面,商社的力量不可或缺,但是选择不断增多是不争的事实。
寻找最佳组合获成本优势
服装生产地多样化,不仅是产地,企业还有必要关注东盟等区域整体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关税动向等。在物流方面,不仅是船舶运输,还要关注卡车、轮渡、飞机等方式,寻找最佳组合。因此,日本企业应吸取在中国的成功经验,从头开始积累信息,不可单纯依靠商社与OEM企业。
在“中国+1”的区域,加强与在当地拥有网络的物流企业紧密合作必不可少。拥有明确的物流战略、有能力完善物流体制的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获得在成本与交货期方面的优势,提高竞争力。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