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正文

不生产服装的服装企业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7日

 

没有厂房,没有成群的工人,没有机器设备——这是服装企业吗?

没错!

作为采取“轻资产”模式的服装企业,诺奇股份有限公司将制造环节完全外包,仅保留研发、设计、终端销售等核心环节。近三年来,公司销售额年均增幅保持在30%以上,这在行业低迷大背景下倍显珍贵。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泉州的诺奇公司,对话总裁丁辉,探寻该企业的“轻资产”之路。

“自愿被淘汰”

早年,诺奇也靠工厂起家。

1990年前后,泉州鞋服业蓬勃兴起。在这股潮流中,丁辉跟家人凑了钱,办厂生产服装。很快,工厂员工就从1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

然而,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袭来。订单坠落式下滑,诺奇备受冲击。丁辉陷入反思:“生产的产品再好,价格再实惠,如果没有销售渠道,企业还是处于被动状态。”

1999年,丁辉放弃工厂,转做服装零售——在家乡晋江陈埭镇开了一家不起眼的服装店,主营各种品牌的男士服饰。“在那场金融风暴中,我们实际上是自愿被淘汰,再另选一条新路。”丁辉说,“100多人的工厂,年产值才1000多万元;而那时,一家零售店年营业收入就有300多万元。”

后来,丁辉又将服装店改名为“诺奇时装平价行”,推出“平价时装”的理念。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家面积仅70多平方米的服装店,一年下来,竟取得了500万元的销售业绩。

从此,诺奇越来越火。

2001年,诺奇晋江青阳店开业,诺奇正式以“诺奇时装连锁”打入市场;2003年,福州、厦门、惠安等地专卖店相继开业;2006年,省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随后,诺奇开始大幅拓展省外市场,安徽、广东、江西、浙江、湖南、上海、河南、山东……诺奇在中国版图上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专心做买手

2000年前后,全国没有几家服装零售商有搭配、陈列的概念,有的店只卖上衣,有的店只卖裤子。丁辉开始新的尝试——将各地采购来的不同款式不同品类的服饰,根据定位和风格整合搭配、陈列,形成一盘货。

“我们就是专业服装买手。”丁辉说。

2001年之后,受中国加入WTO重大利好的刺激,各地纷纷加大服装产能,以往服装行业供不应求的局面出现逆转。丁辉愈发明白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在其带领下,诺奇开始全方位地做生产制造以外的事情。

“实行‘轻资产’模式后,别人排长队等我们下订单,我们很容易找到优质的贴牌制造商,完全不必担心制造环节。”丁辉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可集中精力做研发、设计、品牌和销售,致力于利润更丰厚的‘微笑曲线’两端。”

2009年初,丁辉又有新动作——将诺奇的设计师和优秀终端销售人员结合起来,培养核心买手团队。诺奇既可自己设计,再交付贴牌厂商生产,也可由核心买手团队直接向贴牌厂商提出商品企划方向,让厂商围绕企划要求开发生产商品。

如今,诺奇全方位整合研发、设计、商业企划等核心环节,而将生产全盘交给全国各地近百家核心供应商,包括石狮的夹克生产商,广东的T恤生产商,浙江的西装、皮革、毛衫生产商……每一个品类,都放到产业集群优势突出的地方生产。诺奇每年都有3000多个款色上市,平均每天近10个款色。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95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