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自2011年开始棉花收获机械化先行先试,通过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建立棉花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探索棉花机械化生产模式,2012年10月17日成功召开了全国农机农艺融合座谈会暨机采棉现场会,实现了黄淮海地区棉花农机农艺融合零的突破,开创了除新疆外国内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先河。2013年,滨州在无棣县集中流转土地1万亩,创建全国棉花农机农艺融合万亩推进区,核心区3500亩,辐射带动1万亩,全程按照机采棉农艺要求管理,并在核心区进行了9个不同棉花品种对比试验,选育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从对比试验来看,鲁棉研37株型紧凑,抗逆性强,产量稳定,在今年遭受了历史罕见的雨涝灾害后,由于补救措施及时,后期管理有力,依然表现出良好的长势。据农业部门专家测产,亩产可达到500多斤,有的地块可达到750斤。目前示范区棉花经过脱叶催熟已进入采摘期,将全部采用该市自购的约翰迪尔5行和石河子贵行3行采棉机采收。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