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永不衰落的产业”,服装产业的发展前景是极为诱人的。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踏上了丝绸之路,源源不绝地送出令世界为之倾心的丝绸服装。时至今日,我国已年产服装百亿件,是不折不扣的“服装大国”。
国内物价的不断上涨,当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时候,如何在管理模式和信息化应用方面进行创新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但由于国内服装企业在对信息化应用的认识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还普遍存在瓶颈,导致了目前我国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普及率还非常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软件应用上,我国服装企业目前主要还在依靠财务系统、进销存系统,或者是工资核算系统,企业ERP系统已实现的还不到10%。
第一座大山:认识瓶颈
服装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服装企业的信息化绝不是单纯的对软件的应用问题,它还涉及到企业管理架构的调整、业务流程的重组等等方面。
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的是一个整体企业运作模块,它蕴涵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敏捷的IT技术,它将引导企业进入标准化的管理运作模式。
因此,企业要有效实施信息化,作为供应商就应先从对象企业的管理结构入手,了解它的管理层次是怎样设置的,有什么功能部门,有多少子公司或加盟商,接着要了解企业的物流结构,如检查每一环节的合理性及其所需要的信息流等。只有从这些根本的管理架构入手,改变其不合理性,信息化才能顺利而有效地施行。
但实际上,大多数服装企业老总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只是简单地认为信息化只是一种购买软件的行为,而没有从商业意识、企业战略上去考虑。
所以服装企业在选择信息化系统时,往往注重的还只是价格是否便宜,功能是否全面等,而没有考虑到关键的层面,比如如何使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相结合,信息化系统是否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等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