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利润驱使跨界 调查显示电商自有品牌服装短期业绩难达预期即成“鸡肋”

来源:中国轻纺原料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3日

北京商报记者从1号店网站上看到,BESTLUCK品牌产品包括T恤、丝袜、内裤、以及最新上线的四款围巾。T恤多是49元,POLO在130元左右。有消费者反映,在1号店店庆活动期间,BESTLUCK品牌的T恤甚至成为活动的赠品。当当优品T恤、衬衣多在几十元,最贵的是羽绒服,为199元。在李国庆看来,从零售行业的规律来讲,服装品类只有销售额达到100亿元时才适合做自有品牌,因为这时候有足够大的用户量支撑,才能让自有品牌的高毛利产生价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自有品牌的盈利依然靠量来支撑,品牌识别度在现阶段还无从谈起。而且在品牌形成之前,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很高。电商必须持续提供“高质低价”来培养消费者的品牌依赖度和忠诚度。即使是在国内电商服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的凡客,现在依然在走低价路线。上述人士表示,长期低价会让电商找不到盈利点而难以坚持。

品类扩张围绕主业

以图书起家的当当网、以食品饮料为特色的1号店、以3C数码为主的京东商城,都已经尝试或者想要尝试自有品牌服装。第五大道奢侈品网CEO孙亚非认为,电商光有顾客和数据是不够的,服装领域特别需要团队的专业性,了解市场需求。在孙亚非看来,现在推出自有服装品牌的电商主业都不是服装,服装只是其品类扩张的一部分,在整体架构中,作为一个部门存在就会因为短期内达不到业绩要求而被裁掉。

毛阿晶认为,从品类上看,服装是现在B2C电商的短板,希望通过品类扩张来弥补短板,另外,电商们存在一种心态,即尝试每一种可能的机会,而自有品牌有一个利润的吸引。从电商推出的自有品牌的所有品类看,毛阿晶认为,3C等移动产品发展得还不错,而这些大多都是围绕电商本身的主业所做的一些尝试。京东推出了包括3C、3C周边等自有品牌产品,以“dostyle”品牌为例,dostyle的产品品类由初期的键鼠、音箱产品线扩展至移动电源、耳机耳麦、线材等3C配件全品类近70种产品。目前,已有近40万用户购买。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25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