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动产业持续创新,全面提升内生新动力。积极寻找发展新路径,不断完善行业创新体系,尤其要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加强精细化管理,进行盈利模式创新。精细研究消费需求,进一步锤炼消费价值主张,全面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努力创新零售管理模式,全面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积极探索跨界合作新可能,创造独享的盈利模式,以获得更大的市场话语权。
(三)积极培育品牌成长,全面凸显品牌新价值。坚定品牌发展战略,树立全新的品牌观,并着眼全球找准定位,以差异化为核心,实现品牌战略创新。全力打造适合品牌的运行系统,创新文化价值,优化品牌生态,大幅提高品牌贡献率,着力加强与消费间的诚信关系,打造全程化服务的服务型品牌,创造价值增长点,全面提高中国服装品牌国际竞争力。
(四)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全面提高科技新水平。加强服装领域标准化等基础研究,开展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新材料应用等前沿技术跟踪研究,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原动力。进一步加快两化融合,加大研究大数据未来发展和行业应用的契合点。研究并推广敏捷生产、个性化生产,柔性制造、“云制造与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突破关键集成技术,提升供应链、产销链协同效益,全面提速产业信息化。在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行业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和质量。
(五)加强人才战略,全面提升人才新优势。在中国服装企业迈向价值链高端的进程中,人才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产业需要一批行业领军人物、高端创新人才、营销人才,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这首先要建立人才理念和人才文化,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其次,要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营造企业和谐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完善“舞台”机制、薪酬机制,“赛马”机制,“梯队”机制,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环境。
(六)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全面提升价值新能力。文化内涵是品牌的核心要素,是内涵式发展的首要命题。中国服饰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文化建设要依托中国文化,从人文关怀、时尚创意、品牌引领等方面寻找创新点,赋予更多非物质文化和创意,渗透中国哲学,彰显中国美学。同时,借鉴国际品牌先进经验,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包容性创新,以建立文化自我。同时,加大营造时尚文化创意的舆论氛围,提高全民服饰文化素养,倡导文明消费观,以影响、辐射和引导消费,从而提高行业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七)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全面塑造行业新形象。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积极落实社会责任,切实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守诚信经营理念,尊重相关利益方权益,创建和谐的用工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同时,企业要对环境负责,树立节能环保的行业理念和经营思路。尊重自然与行业的消费需求,走绿色创新之路,全面塑造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新形象。
对于中国服装协会的自身建设,陈大鹏表示,其也将提高到新的议程,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扩大中国服装协会的行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进而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和社会环境,在全国性行业服务机构中成为领先者。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