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十二五”规划行进过半换个角度看棉花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4日

三是消费者福利之伤。国内棉价被政策推高,部分纺织企业无法通过生产效率化解的成本,必然会沿产业链向消费终端传导。当对棉花政策效果评价仍旧集中于农业、工业与流通环节孰利孰伤之时,国内棉制纺织品的价格已逐渐提升,大众消费所必需的棉制品悄然迈上了向“奢侈消费品”转变的路程。而且,棉制品价格持续提升与其在消费习惯中的不可替代性形成矛盾,可能会为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提供温床,比如产品的实际纤维成分与标签不符等等。在整个棉花调控政策的决策过程中,消费者福利或许尚未真正进入决策者的视野,但消费者却成了真正承担政策成本的主体之一。
  政策决断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但转换到多维和深远的角度看待棉花,也许能够获得正确的求解。尊重并试图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充分兼顾短期利益与长远持续发展,合理顾及那些远离决策中心却真实承担政策成本的群体利益,始终应是决策过程中的基本着眼点。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8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