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设在北京的经济观察报报道,自政府三年前实施棉花收储制度以来,中国棉业已经步入一个十字路口,因为国内棉花价格一直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魏桥纺织副总裁蔡珉(音译)说,国家棉花产业原棉生产成本太高,而需求不太强。
在山东德州武城县,许多棉花和纺织企业已经限制了他们的生产。武城纺织公司经理杨洪文(音译)说,只有持配额的大企业维持生产,小企业则失去了能力。
杨说,中国每吨棉花成本较外国棉花高出3000元(490美元)至5000元(820美元)。价格缺乏竞争力,政府产生了疑惑,是否有必要继续收储棉花。
国金证券分析师张斌认为,政府明年将暂停棉花收储制度。创建系统时,政府并没有考虑到全球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内棉花价格飞涨。政府棉花采购价格已从每吨19,800元(3,200美元)上升至20,400元(3,300美元),而外国原棉成本为每吨13,000元(2,100美元)至16,000元(2,600美元)。下游行业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国内棉花价格,张先生说。
张说,政府有三种方式来应对困境:第一,以每吨低于18,000元(3,000美元)卖棉花,缩小与外国棉花价格之间的差距,政府承担损失。第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