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电商“双十一”:表面“疯狂”内在理性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8日

“双十一”光棍节,这一由电商生生造出来的节日转眼又要来了。虽然去年“双十一”后产生的负面影响令企业和消费者都多少产生了些“审美疲劳”,但不论是B2C平台企业,还是C2C的中小卖家都忙碌了起来。不同的是,虽然仍举着“疯抢”“狂减”的标语,但实际上,他们变得更理性了。

  “双十一”大促扩大化
  “双十一”大促前一个月,部分电商就祭出了大促绝技。
  国庆节刚过,当当网首席执行官李国庆的“国庆十一条”就被媒体曝光。“李大嘴”在一封内部邮件中部署了关于当当网“双十一”促销活动的11条注意事项,其中包括“五折不够,还要折上折”“不打广告战”“打出品类优势”“物流提高警惕”等。
  最积极的自然是“双十一”的缔造者阿里系电商。10月15日,天猫宣布2013年“11·11”购物狂欢节启动。天猫方面表示,除“双十一”当天全场商品五折外,今年还将自掏6亿元直接回馈消费者——派送2亿元无使用门槛的天猫现金红包,1亿元支付宝充值送红包,并免费派送100万台总价值3亿元的天猫魔盒(网络机顶盒)。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天猫将打破线上线下商业界线,整合覆盖全国1000多市县的3万家线下门店。
  O2O的模式与苏宁易购的“泛双十一”战略不谋而合。苏宁易购将于十月底展开代号为“10·30”的系列活动,并酝酿首届O2O购物节。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是阿里系的竞争对手今年的普遍对策。
  京东商城显然没有像对待“6·18”那样重视“双十一”,未对“双十一”明确迎战,却展开了新一轮“对不起”主题的广告攻势,同时再掀10月价格风暴。电商领域的迟到者腾讯也另辟蹊径,打造“10·20疯抢节”,企图提前“截胡”。“双十一”之所以在时间上实现扩大化,原因有三:第一,部分竞争者企图提前消耗市场的消费力。毕竟在短时间内网购者的消费力是有限的,前面买得多,后面买得就少;第二,汲取去年教训,分散“双十一”带来的过于集中的物流压力;第三,今年以来,电商发展趋于理性,企业渐渐明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道理。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84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