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中国纺织产业向西移 棉业探戈怎么跳?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9日

遗憾的是,新疆恰恰位于“微笑曲线”的中段。
  下游:棉花产业转型
  增加棉花附加值
  以上种种表明,新疆虽是纺织服装业的原料大省,但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始终都在卖低附加值的产品。
  新疆棉花协会秘书长汪燕平分析,新疆棉花产业链过短,造成了大量的附加值流失。棉农辛苦大半年种出的棉花送到轧花厂,经过粗略加工,就直接卖到内地,而把棉花纺成纱、织成布、做出成衣的内地企业却一层层吃尽了棉花的利润。
  提高附加值,成为新疆棉花产业冲破瓶颈的突破口。
  王新江和同行们探讨,希望通过种植基地向纺织工业基地的转变,围绕纺织服装业发展提供专用棉。反过来,进一步带动原料生产,相互促进。
  这与新疆壹俐绮服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力空的设想不谋而合。
  内地的服装行业,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成熟的产业链。从原料市场、专业化的辅料市场到包括针织在内的各种设备、再到与之相关的专业培训市场,“甚至是一个拉链都有相应生产方来替你完成”。
  在他看来,以上种种缺失,削弱了新疆棉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使棉花生产经营者陷于被动境地。
  让王新江为之一振的是,《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规划纲要(2014—2020年)》已完成。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区纺织服装产业工业总值达到1635亿元。
  按照规划,以市场拉动产业,将建设“两城七园一中心”:两城包括石河子纺织工业城、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七个园区以及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商贸中心。并逐步完善产业链,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产业,建设新疆西部服装产业工业园。发挥长绒棉基地的优势,和内地形成差异化竞争。
  这让穿梭于棉田间的范有新有些兴奋,以前他总是跟别人“起舞”,当明年的探戈曲声响起,他至少知道该向前还是向后。
  结束语
  棉花产业必将抛弃费时费力的人工采摘,实现机器化种植,而这只是棉花产业变革的第一步。今日,本报系列报道告一段落。
  三篇“棉田里的新疆”系列报道展示了作为中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在全球化棉花产业体系中,新疆棉花产业还需更多思考和实践。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6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