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消费LV的人很少,而如今随着LV、GUCCI等品牌消费群扩大,关注的人多,价格敏感度自然高了。”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爱马仕的涨价就没有太大动静,毕竟像铂金包这类产品动辄七八万甚至十多二十万,要排几年长队甚至要加价,并非大众能消费的。”
一位业内人士曾透露:“奢侈品品牌的定价是基于市场进行调控的,而这一调控正是基于不同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力。一般分为三个市场:欧洲市场、中国市场和北美市场。其中亚洲市场的价格最高,尤其是中国,因为中国市场很大,购买力也很强。”
事实上,奢侈品牌的涨价营销也起到了既定效果。据不少奢侈品牌销售人员表示,尽管价格有所提高,但大多商品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探因
成本是频繁涨价的真实原因?
奢侈品大牌的价格似乎永远不受经济形势的影响。按照LV、CHANNEL等奢侈品品牌官方的说辞,是综合考虑了原材料、汇率等变化,所以要在全球范围内上调价格。
成本真是奢侈品涨价的真实原因吗?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奢侈品全球定价有一定的计算公式,即:
原材料5%+加工成本10%(含设计、成品加工、运输)+利润保有率20%(品牌定价与年度价格涨幅)+广告与公关活动成本8%(年度)+专卖店年度拓展成本6%(含商业便利条件)+人力资源团队成本10%(年度)+进口关税、消费税、部分增值税等综合税率平均值16%=欧洲市场零售价格
纵观奢侈品的发展,不断涨价无疑成为其最重要的营销策略。奢侈品“高价位”这一特性,不仅是奢侈品精神价值的体现,更是使用者显示其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汇率变化、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势下,不涨价就意味着贬值,也意味着拥护者的流失。
价高不影响销量,这在奢侈品行业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连很多奢侈品从业者也很惊讶这个“越涨越买”的奢侈品怪圈。
“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生活必需品如果降低价格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但奢侈品如果价格太低反而无人问津,对于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来说,能在涨价前买到产品,就是赚到了。”一位品牌销售商表示。
“产品可以提高价格依然不影响销售,何乐而不为?”有业内人士说,“如果有人认为奢侈品太贵,自己可以不买,但如果有相当数量的顾客不介意,愿意为历史、工艺等品牌附加值买单,你就无能为力了。价格最终会由市场调节,高得离谱自然会被市场抛弃。”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