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从纺织机械到碳纤维产业化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1992年,国营连云港(601008,股吧)纺织机械厂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张国良临危受命这家工厂的厂长。如今20多年过去了,张国良已经是连云港鹰游集团董事长、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单就碳纤维制造领域而言,集团的产量占据了国内碳纤维产量近一半,其生产工艺“干喷湿纺工艺”使得中国成为了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能批量生产T700碳纤维的国家。

起—“一台烫光机”

“有时候起死回生,就在一台小小的机器上,这台机器让我们由原来几十人濒临倒闭的小工厂迅速崛起,可以说烫光机是我们的起点。”

张国良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当时就读的是武汉理工大学的机械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来了连云港纺织机械厂,1992年临危受命担任厂长,也是厂里唯一的技术人员,张国良从设计图纸开始,着手研究当时国内空白领域—纺织后整理设备中的烫光机。

张国良带着自己的设计先后找到了几家大纺织厂,说服了两家企业先后预付了40多万的定金,作为烫光机的研发和生产经费。三个多月后,国内第一台自主生产的烫光机终于在车间里诞生,这一台小小的机器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也是鹰游集团发展的起点。张国良回忆说“当时国内所有的烫光机均来自进口,我的机器有绝对的价格优势,这让我们迅速占据了国内市场。”现如今鹰游的纺织后整理设备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技术水平,许多欧洲和美国的纺织企业所使用的烫光机都是由鹰游出口。

承—“一个新理念”

“身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在技术上是引领者,这样才能在产品理念上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一个上规模的企业持续前进。”

在纺机公司步入正轨后,张国良陆续接手了当时濒临破产的几家连云港纺织企业,从做纺机拓展到了纺织行业。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上有一个重要变革,就是“以涤纶代替腈纶”。除了因为涤纶价格便宜外,在柔软性上也大大超过了腈纶,而“以涤代腈”这一理念就是张国良在2003年参观韩国纺织厂时提出的。在观看该厂生产的新型涤纶丝后张国良说道“以涤代腈趋势不可抵挡”。回国后,在2009年他通过跟国内厂家合作正式在国内实现了这种涤纶丝的生产,并在随后将之运用到了毛毯和毛绒等产品的生产中。如今这个理念的实施让中国生产的涤纶制毛绒、毛毯和绒布等产品每年以几百万吨的出口量“称霸”世界。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182)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