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
老板挨家挨户拜年留人
一家小型服装企业的廖老板说,厂里招工一般只占企业工人比例的六七成,另外三成左右都是熟人带来的。“每次过年的时候,我都要开车,到车工家里挨家挨户拜年,送一百来块钱的油和酒,还要请熟人吃饭,就是怕人走了。”
为吸引车工进场,一般老板在车工来的时候就会付1500到2500元的“进场费”,还有的约定8%到10%的提成,想方设法留人。“没办法,必须招很多人。你要不能赶上潮流大量出货,等别人出了你就完了。”
厂房面临搬迁 资金紧张
“潮美服饰”的宋老板说,今年的日子比较难过。“可能是天气一直比较暖和吧,去年这个时候我厂里都忙得不可开交了,今年却比较清闲,生意比去年起码少了四成。”他表示,“考虑到消防问题,政府规定我们不能再在这里做了,我向银行贷了三百多万在汉川买了厂房,只等建好了就搬过去,现在资金链比较紧张。”
宋老板说,其他很多厂也在汉川、红安等地买了地,资金都有些周转不过来,“我们现在神经绷得可紧了,就怕哪天出个事,现在这种情况实在经不起折腾。”
专家建议:应该调整发展方向 走特色化经营之路
武汉服装商会会长刘树仁说,工价上涨,企业的利润空间又被压缩,很多中小服装企业陷入比较困难的境地。中小服装企业应该调整发展方向,找准自己的路。
他建议,中小企业应该抱团发展,走特色化经营道路。“目前武汉的服装企业同质化竞争过于严重。一个产品好卖,大家都来生产,这怎么行呢?我认为大家应该联合起来,给每个企业发展空间,走产业经营化道路。”
他表示,目前武汉服装企业规模有限,还没有能像其他省市到国外去找代工的企业。“短时间内降低用工成本不太可能,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大家联合起来,在统一的目标下发展,不能盲目竞争。”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