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双11”来了 传统零售从抵制到主动应变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在购物中心经营者眼中,实际上,电商并没有给业态组合丰富的购物中心带来太大冲击。据文娟介绍,朝阳大悦城从去年至今,客流增长30%,销售额增长50%。不过,文娟表示,针对电商,朝阳大悦城在未来的招商上会做出一些调整,更偏向于客单价偏高的品质品牌,减少引进以基础款为主、客单价低的品牌商。但减少并不意味着完全去除,只是购物中心需要在货品上与线上进行区分,让二者可以保持相对的差异化。同时,购物中心也在考虑与线上品牌合作,引入线上品牌体验店,帮助他们进行品牌落地。
  在郭增利看来,目前,实体商业竞争力太差,与电商商品的重合度过高,才会造成打低价牌电商的强势。郭增利认为,电商独立生存能力不一定会很强,未来实体商业和电商的双重结合才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双方的发展还是需以实体商业为依托,加之电商的渠道,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消费者。”未来还有可能会诞生一批依托实体商业而更具竞争力的电商。
  记者手记
  “双11”不是一场博弈
  它不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没有多么深刻的纪念意义,可如今被电商造出概念的“双11”已不再仅是光棍节那么简单,它变成了一次消费的狂欢和一场“损人不利己”的博弈。
  从短期来看,购物中心、百货店直接做电商还是与电商平台合作,更多的是进行销售渠道的补充。这种运营思路会有所帮助但不会力挽狂澜,难以化解实体零售疲软的现状。从长远来看,无论是购物中心还是百货,需要加强引进从精神到身心的全方位体验业态。如今的购物中心不再是只承载购物的功能,更多的转向聚会、放松、娱乐的休闲场所,甚至是商务谈判的场所。不过,任何转变都需要过程,购物中心、百货店都需循序渐进的改变。
  不过无论是电商还是传统零售的经营者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在意的消费者实际并不关心从线下还是线上购买,而是在意谁能提供成本低,以及便捷的方式让其获得产品与服务。哪一方可以提供,消费者自然向其倾斜。
  对于商家来说,不应去纠结是实体还是线上的销售渠道,应更多的思考目标客群有何种需求,商家该以何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最大化的服务。实际上,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就是商家利益的最大化。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68)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