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相比人类,计算机可以提供更为出色的计算能力,但不能预测人类行为,因为这需要直觉,这是一种尚未被编入算法的内容。
“机器人没法儿为你设计发型,打通你家的水管道,或者绘制一幅精美的建筑草图。”
最近一期《时代》周刊就预测了几类机器人无法企及的人类工作,这些领域未来有可能会幸免于自动化。
“500年前,我们放弃了我们处于宇宙中心的想法。150年前,因为达尔文,我们不得不摒弃我们与动物不同的想法。人类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特殊性,所以一旦想到机器人将拥有感情,或者机器人可能是生物时,我觉得我们很难接受。但未来50年,这种想法将改变。”
机器人的时代正在到来,美国著名机器人专家罗德尼·布鲁克斯建议人类,以享受的心态度过下一个50年的旅程。
“你们的机研做的怎么样?自动化做的怎么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向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台铭问道。
这是11月5日俞正声在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上会见企业家时发生的一幕。郭台铭在接受凤凰财经对话时又一次提到了这个细节。他说,目前制造类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依靠自动化,依靠机械作业来代替人工,以解决目前企业存在的“用工荒”难题。
在前一天的峰会主题论坛演讲时,郭台铭表示,大陆目前正大力提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故而他们“绝对不会放弃制造业”。然而,如今年轻人越来越不愿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这造成目前制造类企业面临着“用工荒”的难题。郭台铭此前也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到这个问题。显然,富士康作为典型的代工企业,在这个严峻的问题上首当其冲。而由此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也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郭台铭告诉笔者,面对这个难题时富士康走的是“合理化,效率化,自动化”路线。他表示,鸿海在大陆雇用130万员工,也成立几家网络公司,未来希望员工将“劳力转成智力工作”。
另外他强调,制造类企业必须靠提高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来填补劳动力缺口。他告诉笔者,他们备受关注的机器人开发计划,就即将有一款机器人在农历春节前后亮相。郭台铭说,俞正声主席昨天在会上亲自过问了他们的自动化进展情况,“俞主席说,你的机研做得怎么样?自动化做得怎么样?”他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