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奢侈品购物中心的“奢侈经”

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1日

大部分消费者选择出境消费奢侈品的举动,无疑会波及国内奢侈品购物中心的生存现状。根据日前高丽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末北京市中高端购物中心总存量仍维持在510万平方米,但三季度北京市高端购物中心市场平均空置率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至9.3%。

“高档商场从开业到调整到稳定都有一个过程,需要2~3年,甚至5年,但商场投资者能撑这么久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大胆预测未来5年,奢侈品购物中心将有半数关张:“盲目地开业将导致5年后有50%高档商场都会倒闭,尤其是水土不服的外资企业,他们对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人群并没有足够的认知。”

是谁创造了中国奢侈品消费数据,是富豪?还是社会名流,杜拉拉们?“在中国,奢侈品已经由权力阶层的专属,一转身变成了中产阶层的消费狂欢。不单是原来的贵族和商业富豪在使用奢侈品,中产们也以穿上或者拥有一个奢侈LOGO为荣。”业内人士坦言。

金融街购物中心总经理关佑康认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还存在年龄偏小的问题:“这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是中国有奢侈品消费时就有的特有现象,这确实与其他欧美等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在年龄上有比较大的差别。”

奢侈品购物中心主题化

奢侈其实就是一种享受,说的更加直白一些就是能够让人充分体会到舒服的感觉,越来越多从国外旅游或者出差回来的人们纷纷认同这一观点,回归到奢侈品购物中心上面,他们所提及的这种舒服的感受其实更多地来自于与购物中心主题相关联的配套设施。

赛特购物中心总经理池洋坦言国内的商场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不如国外精致:“例如橱窗的布置,国外能做得像艺术品一样,我们还达不到。这些软件的、细节上的东西,还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奢侈品购物中心一定要强调顾客至上,各类购物辅助设施配套齐全,从商业服务角度突出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在国外,许多购物中心内随处可见的自助银行、取款机及外币兑换所使游客可以轻松提款购物并实现相互转换。四通八达的室内旅客代步车让游客在购物途中免除长距离步行之苦;设有专人看护的儿童乐园,使一家出行的游客可以将孩子寄托给保育员后放心轻松购物;优质高效的无线网络服务,让商务旅客可以在购物中心大厅任意地连接因特网处理公务;常驻店内的各大旅行社可以向过往游客及时提供汽车租赁、酒店预订及导游等便利服务;通过安全便捷的DHL快递服务专柜,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所购礼品寄送给远方的亲友,并由此免除因行李增加给旅途带来的不便。

奢侈品购物中心模式还需要给中国一定的时间来摸索,但是他们的观念适用于所有正在经营抑或是正在规划的购物中心。在当下竞争过于白热化的商业地产方面,取胜的法宝并不是打出了什么口号,拥有一个多么靓丽的名称,而是能否给予顾客最真实的体验。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43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