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冰火“双11”:350亿背后的隐忧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2日

根据中国电子[-0.69%]商务研究中心投诉案例的历年统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姚建芳对本报记者表示:“每年‘双11’是网购用户的投诉高峰期,与‘3·15’并列两大高峰值;投诉量大约是平常的1.5倍。”

姚建芳称,除了出现假价格、假货现象外,电商购物还可能会出现售后服务不到位,无理由退货不成功等问题。

一方面,是类似这种涉嫌虚假促销的情况近日频繁曝光。另一方面,“双11”的销售火爆对中国的物流运力形成了严峻考验:此次“双11”物流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截至昨日20点,整个菜鸟网络平台已累计产生1.29亿个包裹,累计发运4600万单,预计24小时到货1500万单。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对记者表示,物流的发展最初动因是解决“牛鞭效应”的波动,这种波动有客观因素,但千万不要主动去创造。如果再制造两三个类似的“春运”,这个生态链的均衡就无法解决,一定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如果长期下去,未来是否会有越来越高的脉动和高峰聚集,是否可持续,仍然值得思考。

“脉冲式前进”,这是电商业内观察人士用来形容“双11”购物狂欢的词汇。但在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看来,“脉冲式前进”并非一种健康的电商生态。天猫“双11”的疯狂,从某种程度上说,反映的是整个电商行业的空洞。无论是一个平台还是一个公司,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王祺称,目前天猫“双11”还是以价格和规模为导向的模式,最终的瓶颈是大家的热情。

“除了那些同质化的无以复加的基础消费品外,消费者最终更加敏感的不仅是价格,还有价值。”中国电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分析称,经过这几年“双11”的洗礼,消费者会慢慢产生免疫,未来购买时会越来越理性。

“电商行业的红利期正从顶峰逐渐衰退。”王祺也认为,虽然消费者确实具有购买需求,但在平滑的销售曲线上人为地拱出一个波峰,仅从300亿这个数字来看,跟互联网夸张的几何增长相比,已经是在透支电子商务的能力。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4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