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准,来自于三重依托:一是强大而稳固的产业集群。全镇毛织企业的电脑针织横机使用总量从2005年的不足1000台增加到现在的超过4万台,而以大朗为中心的毛织产业集群,辐射常平、寮步、东坑、黄江等周边镇,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共有毛织企业近万家。二是有序而理性的业态格局。大朗镇组织有关企业和单位成立大朗镇毛织行业标准联盟,完成了《毛针织品》、《生态纺织品》和《工业产品取水定额羊毛衫》等3项大朗毛织联盟标准的研制和发布。三是提质转型的理念共识。编制和发布大朗毛织价格指数是提高大朗毛织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争创毛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级“单打冠军”的重大举措。
大朗毛织价格指数属于宏观经济范畴,不仅裨益地方产业发展,更是整个行业谋篇布局的“晴雨表”。正如中国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会参照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一样,完善规范而卓有公信的体系,必将也会带着大朗的烙印、带着东莞的色彩,助力这些悉心“做标准”的企业,真正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毛织产业的时尚发源地。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