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自动化。此外,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优势,公司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开发多种新型纤维混纺纱线和织物,提高质量、推进名品牌建设,实现公司“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发展目标。项目实施完成后,公司整体装备水平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清梳联生产能力由2010年的41.25%提高到85%以上,精梳纱由53.75%提高到85%,自动络筒机由44%提高到100%,无梭织机生产能力由46%提高到100%。
“整体改造、优化升级”项目建设不仅会为常山纺织带来巨大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将带来产品的升级改造。安东利介绍,今后新工业园区在产品上,将以高档纱线及休闲面料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大力开发高附加值和生态、环保产品,力争突破面料后整理瓶颈,成为全国休闲面料和特色纱线生产基地。
在生产原料上,推行原料精细化、仪器化检测,提高企业电子配棉能力;着重提高“三无一精”产品比重,推广紧密纺、喷气纺、涡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和新型织造技术、电子提花技术,缩小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市场拓展方面,加速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针织、机织面料,加大化纤使用比例,重点发展精梳纱、色纺纱、涤纶股线、高速缝纫线、麻棉混纺纱线、丝棉混纺纱线、休闲面料等产品,使产品向高档化、特色化、系列化方向发展。通过“整体改造、优化升级”项目的实施,常山纺织将实现产品上档次、质量上水平、品种结构优化、高档产品比重大幅度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的目标。
面对纺织行业的激烈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压力,常山纺织深入挖掘企业潜力,积极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未来,常山纺织将继续弘扬“忠肝义胆、脚踏实地、敢打必胜、所向披靡”的赵子龙精神,以整体搬迁改造为契机,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尽快完成转型升级,依靠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低能耗,生产出符合健康理念的绿色产品,实现绿色经济效益。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