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国际时装周,能否叫响“汉工场”品牌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一度沦陷三四线市场

去年,武汉服装产业年产值达400多亿元,在全国同类城市排名第6位,女装产销规模居全国第一。

然而,汉派服装的主要市场,却是全国三四线城市,武汉市场占有率仅为5%,更不提进军一线市场。

汉派服装曾经辉煌。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汉正街一些商铺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售卖服装,款式新颖、价格实惠,广受欢迎。“那时候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全国的客商争相采购汉派服装,然后运到全国各地去销售。”刘树仁描述起当年的情形仍很自豪。

2000年前后,服装迎来品牌化发展大潮,商场纷纷改走精品路线,没有及时转型的汉派服装日渐没落,相继被深圳、杭州、宁波、郑州等城市赶超。

业内指出,尽管发展了近30年,但汉派服装缺少有竞争力的品牌,缺少个性突出的设计师,艺术水平比较落后,对品牌的策划包装不够,制约产业发展。

据悉,深圳服饰企业产值1600亿元,自创品牌800多个;宁波规模以上服饰企业437家,中国驰名商标11个;相比之下,武汉市规模以上企业仅40余家,还没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一线品牌。

期待汉派服装走向世界

“衣食住行,衣为首。我认为,服装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信心。

10月,武汉市首次将以服装为代表的时尚消费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计划2016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业内认为,武汉的服装产业优势依然存在,呼吁政府出台更多可行计划,例如资助企业参加国际服装展销会,帮助企业挤到台中央,让企业充分地表现自己。

唐良智还提出,企业在创新中要突破汉正街的思维定式。“所谓汉正街思维,就是早上看样,下午买料,晚上加工,第二天上街卖货。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我们要突破这种思维,要有品牌意识,要敢于创新,做自己的设计,创自己的品牌。”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5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