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近期发出挑衅性的豪言:如果十年后房地产仍占半壁江山,说明这一代人的努力不如上一代人。而且他说:到2020年如果王健林打赌赢了,就意味着整个社会输了,一代年轻人输了,市场转型失败。
马云总是善于把他的生意和民族存亡联系在一起,但这次他错了,首先他偷换了概念。王健林和他打的赌是围绕电商和传统商铺谁会主宰未来,马云认为电商必胜,王健林则折中表态“双方都能活”,但没有说过2020年房地产要占半壁江山。
近年来中国网络贸易突飞猛进,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确实挤压了很多传统商家的市场。中国网络贸易的火爆,首先体现在购物网站的快速发展上。淘宝、京东商城销售近年都飞速攀升。其次,消费者的网购热情一直高涨,网购一卷餐巾纸或是一包饼干的现象并不罕见。
但2020年会是怎样?
我曾经指出,在台湾、香港等地区,传统实体店依然很繁荣,最成功的商业家族也依然固守实体商业,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新经济的挑战,而且像淘宝这样的购物网站也没有像大陆这么火。在美国,虽然ebay、am azon等电子商务公司都发展得不错,但实体店并没有受到那么严重的影响,也没听说什么美国电子商务要取代实体店铺的喊声。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呢?
在我看来,三个原因决定了电商和传统零售业的市场优势对比:
第一,这与中国的税负结构及其他商业成本有很大关系。在大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征缴水平太高,而且除了税负,开一个实体小店,工商、城管、卫生、消防都可以上门检查,这都增加企业运营的成本,摆个小摊子被城管追打,所以很多人是被逼着躲在家里做网商。
第二,这与大陆劳动力成本偏低有关。大量的低端劳动力,使大规模的终端物流成为可能。快递员骑着电动车送货的场景在大陆随处可见,订一包瓜子也可以送货上门。如果中国未来劳动者收入水平增长到一定幅度,网上消费一定有相当一部分萎缩,因为送货不划算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