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这些年大陆畸形的城市建设和落后的城镇化造就了大量的年轻宅男宅女。这些宅男宅女构成了网购的主力军。很多人将宅男宅女的出现解释为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在我看来,这种解释是没有说服力的。我认为,宅男宅女之所以大规模出现,是因为大陆城市的建设太过畸形。在香港、台湾地区和欧美国家的许多城市里,街道并不很宽,很多道路都是用石子铺设,适于人们行走。街边的小店也都很有特色。即使是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纽约,特色小店也是星罗棋布,很多百年老店备受欢迎。在欧美即使一个小镇上也会有丰富的商业配套设施。社区边上很方便地就可以买到优质物品,在这些地方,购物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必需品的采购,而且是一种社交方式,一种和散步一样愉快的生活经验。
而中国不要说小城镇,就算大城市,像北京二环、三环这种宽阔的大马路上,我们很难想像一个适合朋友一起开开心心逛街购物的场景。这种大马路连骑自行车都不合适,遑论逛街,只适合权贵阶层的豪华轿车风驰电掣。更糟糕的是,北京的购物场所两极分化严重,要么是燕莎商城这种高档店,要么是新发地这种低端的批发市场。权贵阶层可以开车直接到燕莎购物,而普通中产阶级或者刚毕业的小白领们,找不到一个轻松愉快的购物环境。高级商店的东西买不起,批发市场又乱又差,而且商品品质也没有保证。中国很多区域盖起了高楼,像回龙观这样的“睡城”,却缺乏商业配套和消费环境,连个7-11店都找不到,这样他们只能到网上购物。
中国的网商企业确实非常优秀,他们的快速发展证明了他们的企业家精神,说明他们的商业模式符合了中国当下这个特殊情况。但繁荣到这个地步,是一种不正常的、畸形的繁荣,这种畸形不是网商造成的,但也决不能像马云那样,把自己的生意好就说成代表社会进步的方向。马云说网商压过实体商铺,大家都不投资商业中心,房价就降下来了,相当于说,只要把纽约的公园、超市、图书馆和百老汇全部关闭,让这个城市没有商业中心,大家都在网上消费和体验,纽约的房价就和新泽西州持平了。这是中国梦的未来么?
如果到了2020年中国的实体店铺真的全面衰败,大家全都宅在家里,想吃块烧饼、买双袜子都要上网,非但不是什么社会的胜利,而是社会的失败,说明本届政府城镇化建设失败,说明简政放权扶植中小企业失败,说明这个国家依然不能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创业环境。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