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糊化上浆工艺以无PVA上浆为基础,用天然高聚物,如淀粉等完全取代合成高聚物,不仅可以减少退浆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更解决了生产这些合成高聚物而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淀粉是靠光合作用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这一增一减显示出了半糊化上浆工艺对环境和气候都具有重大意义。工艺所用浆料种类减少,真正实现了配方少组分、多功能,原料采购、储存和管理更方便。配用常规淀粉,用浆成本进一步降低,为实现浆纱工序零排放创造了条件。
采用半糊化上浆工艺,调浆温度只需控制在55℃左右,这样可以节约煮浆所需的蒸汽及相关能源,即使大量使用玉米淀粉,遇到暂停输浆时也不会阻塞输浆管道。浆槽实行室温上浆(传统工艺必须在高温条件下上浆),不仅节能,还可改善生产环境。由于浆槽温度低,可延长上浆辊及压浆辊的使用寿命。另外,半糊化上浆工艺只须掌握调浆过程中淀粉的糊化程度,就可以很容易地控制浆液浸透和被覆的比例,通过改善被覆层的质量,提高浆纱耐磨性能和毛羽的伏贴。总体来看,半糊化上浆技术是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创新技术,是对传统浆纱工艺的一次革新。“半糊化节能环保上浆工艺及浆料制造新技术”项目已被中国纺织联合会列为2013年重大推广项目。
管理转变——
设备管理要精细再精细
上浆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纱线在织造工序的可织性。上浆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浆料,还与纱线品种、上浆设备、上浆工艺、员工操作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叶夏表示,环保上浆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纱上浆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上浆系统工程的认识,应由重视浆料和配方的研究转变为对整个过程关键细节的重视,把这些关键的细节通过数字量化并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使无PVA上浆工作更加容易开展,也可以在无PVA上浆的基础上降低上浆率,有效控制用浆成本。
原武汉一棉总工程师萧汉滨表示,无PVA上浆对机械调控的要求比PVA上浆更高。要求加强设备的定期保养维护,并对随时出现的故障问题及时调节检修,这对工厂的设备管理是很大的考验。只有严格细致的基础工作才可以较好地实现无PVA上浆,取得应有的成效。他总结无PVA上浆的机械使用调控措施,首先是控制蒸汽煮浆和输浆用浆,稳定浆液含固率及粘度,作为保证上浆率的基础。浆槽各辊要保养完好,实行多浸多压,高压上浆,提高浆液粘附力,从根本上预防落浆。要用好湿分绞装置,分层预烘,保持浆膜完整,毛羽贴伏。烘燥中控制烘筒温度,提高浆纱回潮率,保持浆膜柔韧。出烘房后上蜡,增加纱线光滑、耐磨,对全机浆纱张力和伸长,分段合理调控,充分保持纱线和浆膜弹性。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可完全替代PVA的浆料产品,其价格比PVA更具有优势。众多企业的生产实践证明,从浆料选择、调浆操作、浆纱工艺及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寻找、探究可完全替代PVA的上浆工艺,既能提升浆纱水平,实现清洁生产,也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