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业作为枣强的特色传统产业,具有庞大的生产群体和突出的生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品种最齐全、样式最新颖、潜力最充足的裘皮加工、生产、集散基地。目前,全县拥有皮毛加工企业和摊点1.4万家,皮毛专业村100多个,专业户近万个,固定门店2000多家,流动及固定摊位8000多个,涵盖了生皮、熟皮、裘皮服装、裘皮饰品、剪绒、工艺品等七大系列的2000多个品种。其中,皮毛编织产品、褥子产销量居全国之首,兔皮褥子占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除销往国内的广州、深圳和香港等地外,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毛领帽条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0%,销往全国各大服装生产基地及服装辅料市场。
枣强的皮草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大营为中心,辐射到周边5市县500多个村庄,从业人员15万人,年产值70亿元,年出口销售额达7亿美元,跨两省3市5县的大经济圈,成为国内品种最齐全、潜力最充足的皮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基地。
大营皮草产品以其“规模大、品种多、价格廉”而享有盛誉,毛皮编织产品、毛领帽条产销量居全国之首。一批知名皮草产品品牌迅速崛起,亚洲貂、法国豹王、北极皇后等20多个裘皮服装品牌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20多家企业获得中国皮革协会认证的真皮标志。大营还是裘皮服装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产品主要出口俄罗斯、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京的雅宝路、黑龙江的黑河、绥芬河等中俄边贸市场的毛皮服装80%产自大营。在莫斯科的兰楼、萨达沃等裘皮服装市场,营皮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营皮的营销网络可谓遍布世界。一业兴带动百业兴,大营裘皮加工业的发展,不但增强了本地的经济实力,而且带动了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培育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大营作为出口俄罗斯的最大基地,在莫斯科常年设有摊位500多个,销售人员达1000人以上;在韩国、日本设有办事机构50家以上;在浙江、福建、黑龙江、辽宁等省设置国内销售机构达3000多家,建立了面向全国的营销网络。
由分散无序经营向集约化转变
枣强县下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目前,“金帝”水貂品牌裘皮服装已入选全国貂皮服装十大品牌,全县拥有注册商标283个,其中省级名牌产品15个。同时,该县以提升营皮的科技含量为抓手,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力度,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瞄准高新技术,增加技改投入,并多次邀请国际知名裘服企业家授课,扶持引导凤东、巨宏、浩丰等30多家企业与60多家国内外知名服装专业院校、科研单位和大公司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目前共引进新技术、新成果40多项,组建企业办科研机构30多家,投资1000多万元的裘皮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于去年交易会期间投入运营,实现了裘皮产品由粗放加工向品牌化转变、硝染企业由分散无序经营向集约化转变。
枣强县还每年组织企业分批次赴俄罗斯、波兰等进行国际市场考察,抢摊国际市场,及时了解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切尔基佐沃国际商城、柳布利诺批发市场等国外市场的裘服信息,并开展洽谈,协商合作事宜,扩大营皮的辐射力和市场占有率。通过与国际接轨,大营裘皮产品呈现出“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时尚化”的时代特色,90%的营皮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慕兰裘迪、北极皇后、雪诗丹、紫澜伊人、柒瑟等一批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充分展示了大营裘皮制品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款式。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