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是最大的服装生产、出口国和消费国,服装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对繁荣市场、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经济来看,增收放缓,服装消费也随之放缓;从外部环境来看,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外来品牌的竞争,导致经营环境恶化;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缺乏全价值链管理,品牌不够结构化。
服装行业如何转型升级?要转型,也要转移。“转型”就是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进产业集群化、加强信息化管理、发展电子商务;所谓的“转移”,就是要向中西部、东南亚地区转移,比如日本,95%的服装都不在日本本国生产。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经济转型中利润增长是重要源泉,我们如何寻找新的利润点,这很重要。供应链管理非常重要,供应链涉及到物流链、信息链和价值链。服装行业特殊性凸显供应链的重要性,服装行业产品品种多、批量小、周期短、原辅料多、工艺处理复杂,供应链管理能有效提高服装业的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市场的反应能力、改善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企业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
服装行业的商品90%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和包装等物流环节,真正创造产品价值的加工制造时间仅占10%,提高供应链物流水平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增加供应链的价值。太平鸟成立了自己的专业物流子公司,探索供应链上全方位发展,这是非常好的例子,泉州的诺奇,本身不生产服装,把制造环节全部外包,专心做买手,三年来,公司销售额年均增长30%。
另外,还要以供应链为基础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而发展电子商务则是线上营销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的大好方式。现在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网购市场。电子商务在线上的渠道成本的优势非常明显,比线下要低10个百分点,现在服装的网购群体中间有80%的人在网上购买服装和鞋帽。
加强品牌管理,推进产业升级,二十一世纪是品牌的时代,美国品牌价值协会的拉里曾说,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品牌涉及到文化,让一个产品成为一个品牌不容易,让品牌家喻户晓不容易,让品牌成为顾客实现梦想的方式更是难上加难。
品牌需要时间的积累,服装行业的转型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服装行业转型创新需要一批既懂服装又懂经营的企业家,离不开懂文化知识的服装设计师,还离不开面料专家,所以服装是一个人才支撑的行业。 因此,我的总结是,服装行业面临高库存、高成本、低利润和同质化竞争的深度调整。转型升级需要寻求新的利润源泉,施行差异化战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高端化,做好品牌管理。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