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动纺织行业创新与转型升级的重点及有关政策
1、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国家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结合,加强新材料、清洁生产、智能化装备、产品质量保障以及产品功能升级等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把握纺织领域新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主要政策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支持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新技术辐射推广面,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如骨干企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认定,重点行业、产业集群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我部连续几年组织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引导社会服务机构提高创新服务水平。支持产业链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和价值,这在今后小批量、个性化主流需求下,显得尤其重要。主要政策如产业联盟建设等
2、加快技术改造。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信息化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高纺织行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促进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创新。国家政策支持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两化融合示范专项、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工程等。
3、促进质量品牌提升。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是我国纺织工业由加工制造转向集成创造的重点工程之一,是提高产业价值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纺织行业质量品牌建设重点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可信赖的消费质量信誉。第二是开展重点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培育,提高品牌研发设计与品牌管理能力。第三是推进全产业链品牌建设,促进纤维、面料至服装和制品不同环节的品牌创造,营造良好的品牌生态环境。去年我部会同中国纺织联合会组织开展了品牌调查评价活动,确定了111家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作为跟踪培育的重点企业,今年开展了重点企业的培育辅导,组织专业人才培训宣传,组织开展国家级企业设计中心认定以及品牌竞争力评价等。工商总局开展驰名商标认定,通过马德里协定,支持企业商标国际化注册。
4、加强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纺织行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展现企业社会责任和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纺织行业,绿色生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第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加快淘汰化纤、印染、棉纺等行业落后产能,贯彻落实印染、粘胶行业准入条件,规范企业运行。第二是促进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开发和推广,重视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全行业绿色生产技术水平。第三是保障产品消费安全,限制有毒有害化学品应用,加强生态环保染化料工艺、助剂的开发,确保产品生态安全。政府方面支持政策包括组织有关节能减排标准制定、树立行业先进能效标杆,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一定资金奖励、组织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示范、组织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示范等。
5、支持产业集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第一是现有产业集群提升,向主导产业突出、公共服务完善、区域品牌明显的现代产业集群转型。第二是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中西部地区以园区为载体承接产业转移。第三是促进企业的国际化,支持企业的国际并购重组,到国外资源及劳动力丰富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国际化设计、品牌经验和营销渠道,提高中国品牌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政府方面,我部发布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支持部省合作开展产业转移承接交流,组织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国家级新兴工业化示范基地认定等,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长丝织造是纺织产业链呈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协会成立以来,在行业发展指导、行业统计协调、新技术交流推广、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在协会指导下,长丝织造企业在促进新纤维开发应用、新面料设计与功能改善、新产品应用拓展以及企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快创新步伐,在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喷水织造也是用水大户,希望企业在做好生产的同时,也要重视废水治理和中水的循环利用,提高长丝织造节能减排水平。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