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户外运动协会副主席周惠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户外服装多样化与功能性的提升及产品创新力度强化,一些户外用品对于化学物质的使用也使现代讲究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十分担忧。“另外,当前户外行业中的户外服装问题已经大量出现在了各级消费者协会的投诉榜单上” 周惠说道,“行业竞争的残酷难免出现的不良商家,有问题的户外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中使人们初次感受户外热情受到了损害,对整体户外行业认识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标准的不统一,也给行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一些企业自定标准,名目繁多,刻意推高价格,还有一些商家为了减少成本,在面料和加工工艺上偷工减料,种种原因使得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户外行业进入“战国时代”在所难免。长此以往,标准缺失所带来的行业竞争,不仅仅会使坚持标准的企业损失客户,也让整个行业进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
标准制定困难重重
“标准是很难制定的,一方面是因为制定方需要足够权威性,另一方面数据要足够客观公正广泛及时。”李辉指出。
“标准”这个词,准确定义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户外运动行业才刚刚形成,缺乏体量足够大、对行业有足够影响的企业,且企业间各自为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这给标准的制定造成一定的阻碍。此外,标准的制订要充分考虑到多数企业的发展需求。国内户外品牌众多,企业间的技术发展不平衡,这也给标准的制定增添了难度,
周惠表示,行业标准,当然是一种行业规范发展与良性呼唤,但还需要很长时间才会看到。
多方努力 构建规范市场
虽然由于缺乏行业标准导致户外行业一些乱象出现,但是户外产业发展潜力还是十分巨大。那么现今的户外行业市场该如何规范呢?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周惠说道,“我们一直想倡导一些主流的大户外品牌,能够率先提出一些有优势与表率意义的营销与责任作为,比如售后服务体系的保障与品质承诺。”
此外,周惠提出,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户外行业主流”中,确定“绿色环保等级认证”也是一个能够有积极成效且可行的方案。
“媒体作为第三方可以联合部分权威机构如国家统计局、中国国际泛户外产业协会等共同拟定一个过渡阶段的条款。”李辉说道。
当然,户外行业标准制定的脚步不能停下,还需要相关机构、户外企业、国内外权威人以及泛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意见。一旦标准制定,不仅会使户外用品分类等级变得明晰起来,让市场消费者与户外群体在使用户外用品时会有一个好的参照辨别,同时也促进户外行业往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