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杨兆华还针对当前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对当下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他指出,增速放缓、行业发展不平衡、企业分化明显是目前行业存在的重要问题。
根据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规模以上企业内销产值中,毛巾类增长较快,床品类和布艺类增长缓慢;在产业集群内销产值中,毛巾类和布艺类产品增速较快,床品一般;在协会重点跟踪的193家企业中,布艺类增速较好,床品较差。与此同时,这193家重点企业呈现出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从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企业来看,去年69家,今年62家,但利润占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非常明显,亏损企业数增加3个,但亏损额增长超过100%,表现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倡导新家纺新生活
杨兆华表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今年家纺行业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并不断朝着家纺强国迈进。为此,家纺协会提出了“蝶变·新家纺·新生活”的概念,希望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杨兆华说,从当下的经济形势分析来看,目前,家纺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消费需求针对的是产品,消费习惯针对的是渠道。产品和渠道是品牌建设最重要的两方面,也是产业链中两个比较重要的端口,只有抓住这两端,形成“微笑曲线”,家纺行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杨兆华表示,随着大经济环境下滑,消费者真正可支配用于家纺的消费金额不断下降,这必然导致其消费需求转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档次下降,二是延长产品更换频率。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应该从原料采购、研发、标准制定、新工艺装备、原料上进行改革,满足消费需求变化。其次,从转变商业模式、研究消费需求下手。企业应该把眼光瞄向消费者,而不是一味地盯住竞争对手,在市场定位上,找到生存空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改变,能够使行业起到化蛹成蝶的效果,实现行业的二次飞跃。”杨兆华说道。
对于打造新家纺、新生活,杨兆华表示,“新家纺”是指一要安全、二要舒适、三要有功能性、四要时尚,这四个要素只是第一环,第二环则是指环境友好,即在生产过程、原料采购、市场环节中均要保证低碳环保。“新生活”是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品质。生活方式品质的提高离不开渠道,生活质量品质的提高离不开产品,这几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依靠、互相支持的。
“新家纺、新生活,或许是实现家纺强国之路的有效途径。家纺行业要适应10年强国建设的需要,打造竞争新优势,不断研发和生产优质产品,为满足全国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贡献。同时,也为行业‘十三五’规划的制定起到铺垫作用,能够使规划制定的更加务实、有效。”杨兆华说道。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