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武汉服装企业聚力闯市场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汉派服装曾一度与京、粤、沪等流派齐名,因“线条大气、色彩艳丽”而风行全国。1995年,太和、佐尔美、红人等汉派服装企业组团参加了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在此之前,还没有地方品牌组团参展的先例。但到了2010年,武汉只有猫人一家出现在这一舞台上。

“那时,产品供不应求,汉正街一些商铺采用前店后厂的模式售卖服装,款式新颖、价格实惠,广受欢迎。全国的客商争相采购汉派服装,然后运到全国各地销售。”刘树仁描述起当年的情形仍很自豪。

2000年前后,服装行业迎来品牌化发展大潮,商场纷纷改走精品路线,没有及时转型的汉派服装日渐没落。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但汉派服装缺少有竞争力的品牌、缺少个性突出的设计师、艺术水平比较落后、品牌的策划包装不够,这些都制约了武汉服装产业的发展。

“衣食住行,衣为首。我认为,服装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表示出信心。今年10月,武汉市首次将以服装为代表的时尚消费产业列为该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计划2016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美好的期待与现实仍有差距。”博美佳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潇认为,深圳前10名的服装公司一年的产值超过武汉1600家企业一年的产值,汉派女装品牌认同度不高,商场也看不上。

芭瑞维莎国际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峰拿汉派服装和杭派服装作比较。他认为,杭州服装业内外部环境都比武汉好。外部环境是政府的扶持,他们专门为服装企业圈定了工业园;从内部看,杭州服装公司品牌意识较强,没有低层面的竞争。这两点正是重振汉派服装的努力方向。

尽管目前市场占有率不高,但李潇、江峰和许多汉派服装企业对未来仍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武汉的服装产业优势依然存在,政府可出台更多可行的计划,例如资助企业参加国际服装展销会,帮助企业充分展现自己的产品等。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服装市场,汉派服装机会很大。刘树仁表示,武汉也可以做出自己的知名品牌,但是品牌之路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走。他说,任何一个做服装的企业都有一个ZARA情节,很多武汉服装人的理想就是赶上这个品牌。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57)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