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8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7个蓝色产业集聚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64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52个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企业增速8个百分点。其中开发区船舶和海洋工程集聚区完成产值183亿元,增长23.1%。2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完成总产值124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城阳新材料、即墨金属新材料、黄岛能源新材料、莱西橡胶新材料等4个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增幅均在18%以上,城阳生物医药、即墨生命科学、黄岛海洋生物、高新区生物与医药等4个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增幅均在14%以上。29个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完成总产值4437亿元,同比增长11.0%,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持平。即墨纺织服装、制鞋、胶州纺织染整与制帽、莱西纺织服装与鞋帽等4个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完成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17%,增长较为迅速。
与此同时,青岛市产业集聚区建设速度加快,项目引进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全市52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4亿元,近几年已累计投入3900亿元。其中,平度新河化工功能区自开园以来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93亿元,5平方公里化工启动区实现“九通一平”,被认定为中国生态化工产业基地。前三季度,52个产业集聚区引进项目1293个,其中250个竣工投产,累计完成投资822亿元,595个开工在建,已完成投资261亿元,新签约项目448个。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