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国泗阳化纤长丝面料产业园奠基揭牌;11月,2013年中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研讨会在泗阳召开。一年之内的两项活动,让位于江苏省北部的泗阳县成为长丝织造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传统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泗阳县为什么选择了化纤长丝面料作为新的发展方向?泗阳县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又有哪些优势?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泗阳县委常委、泗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顾金成。
传统产业新起点再起航
改革开放以来,泗阳县的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棉纺企业。2004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打造轻工纺织基地,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泗阳的第一大产业来发展。2009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要对纺织服装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先进设备,使当地纺织企业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效率也得以大幅提高。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部署,从2011年开始,泗阳决定把化纤长丝织造面料作为主要发展方向。2012年开始建设中国泗阳化纤长丝面料产业园,准备以此为新起点打造一个全新的化纤长丝面料产业集群。
顾金成说:“泗阳县从2011年开始专注发展化纤长丝面料产业,开发区先后引进了江苏新晨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许村家纺产业园有限公司、泗阳化纤产业集群有限公司等企业。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泗阳化纤长丝面料产业园,形成一个以化纤长丝面料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并为此规划了5600亩的产业园,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产业园面向化纤长丝织造企业、染整企业,主要生产服装面料、家纺面料。去年3月份启动建设,目前已经拥有4家企业,6400多台织机。最近两个月,产业园还在陆续上一些设备。”
目前,产业园正在将化纤长丝面料的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顾金成说:“在纺织领域,重点发展的是化纤长丝面料,下一步是化纤加弹。在服装领域,将着重于发展童装。未来,泗阳县将打造一条从纺织装备到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等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
化纤长丝面料产业的发展总是绕不开环境保护问题。喷水织造、印染等行业的污水排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泗阳化纤长丝面料产业从一开始便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顾金成说:“进驻产业园的企业既要有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必须要注重环保。那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将被坚决拒之门外。”据了解,目前开发区正在和四海伟业公司合作,为进驻产业园的企业统一建设一个中水回用系统。“我们之所以选择四海伟业,就是因为了其中水回用系统已经完全满足了环保的要求。”顾金成一再强调县政府对于环保的态度是坚决的。
开发区是产业发展载体
长丝面料产业园是泗阳经济开发区“一区多园”中的一个典型。泗阳经济开发区于2004年建区,200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批复。目前,开发区发展的主线是“二次创业”。顾金成解释说:“从建区到2010年,是开发区第一次创业的过程。所谓的‘二次创业’就是在‘十二五’,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开发区打造一条龙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