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政府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定位成一个企业平台,而不是政府。目前开发区正在推进“四个建设”,其中包括产城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发展。开发区已经开始为园区内的企业进行配套工作,未来还将建设物流中心、投融资平台、信息咨询平台等服务机构。在化纤长丝面料方面,产业园还要建立泗阳纺织研究所、长丝面料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等机构。开发区也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
开发区在针对特色产业进行集群发展的同时,还重点提升了服务功能。开发区集居住功能、商业功能、文化功能、社会事业功能为一体,关注职工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的生活问题,加强生活服务类设施的建设,同时正在准备建设开发区第一小学和职业高中,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顾金成将泗阳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的理念归纳为“四化”,即国际化、高端化、信息化和品牌化。除了鼓励企业走国际化路线、向外资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外,开发区还鼓励区内企业、产品向高端发展。顾金成说:“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任何产业都需要科技创新,都需要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所以我们鼓励企业一定要做高附加值的产品。要求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必须引进高端装备,拒绝将落后的产能转移到这里来。”据了解,目前化纤长丝面料产业园已经引进了2300多台日本津田驹的织机。
除此之外,开发区还进行了信息化、品牌化建设。目前,开发区是江苏省的“两化融合示范区”,建有自己的电子机关网、信息录入平台和控制中心,还积极引进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构建自己的“中(心工厂)卫(星工厂)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自主品牌。
打造纺织一条龙产业链
目前,泗阳县纺织服装产业的产值规模已经达到80亿元左右。在谈到泗阳纺织产业未来的发展时,顾金成强调,首先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根据专家评估,泗阳县的环境承载能力在5万台织机左右,预计全县的织机数量在2015年将达到3万台左右。其次要调整传统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要从以棉纺织为主,逐渐发展长丝化纤面料产业。目前长丝化纤面料产业的整体规模已经超过棉纺织。接下来,还要大力发展新型纺织服装产业,比如窗帘布涂装等。第三要发展纺织装备制造业。开发区要求新上马的企业必须选用先进装备,老企业要逐渐淘汰落后装备,提升技术水平。为此,开发区还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企业如果引进填补国内或省内空白的装备,开发区将给予一定的补贴。第四就是要继续完善产业链。近几年来,泗阳经济开发区的化纤长丝面料产业已经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产业链,下一步还要继续完善产业链,从童装入手向下游服装发展。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