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国纺织行业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民间资本的短期逐利性的特点使得民营经济更倾向于产学研用项目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见效,没有耐心等待投资科技成果的转化。这也使得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用合作浮于表面,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明确表示,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从研究到产业化发展,是创造财富、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非常急切,但是高校并没有多少现成的可供转化、有价值的成果。这就像在水管下面有10个桶,但水管上面却没有多少水。
如何才能解决这种“供水短缺”与“需求急切”之间的矛盾?侯建国谈到,关键是要处理好高校、科研机构、产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希望企业更加支持高校的基础性研究,因为一项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走的是“基础科学→应用研究→设计试制→批量生产→销售”的线性创新道路,这条道路往往需要走较长一段时间,甚至需要经历十几年。可见,产学研用合作确实是一条捷径,但是科技成果需要较长时间的孕育才能结出产业化的果实,也希望企业可以循序渐进,抱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态开展校企合作。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