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需升级
“骗取出口退税和海关有直接的关系,抽检、通关、放行、核单都要通过海关,如果海关的监管到位,企业是不太可能蒙混过关的。”王锋直指海关把关不严,“企业与海关人员之间起初是业务关系,后来发展为朋友关系,最后变成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刘少军表示:“仅从地方海关的角度看,企业骗取出口退税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出于业绩考虑海关有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海关只能抽检而不能对每个集装箱的货物进行检验,更何况有些货物的具体价值也是很难确定的。”刘少军认为将责任完全推给海关也不合适,“以前只有部分外贸企业才有出口权,而现在任何的企业都可以从事进出口业务,甚至有的企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骗税,这类数量也很多,加大了监管难度。”
刘少军的说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有业内人士表示,比如纺织品面料有数百种,海关不可能掌握每一种面料的市场价格,这就为虚增出口额带来了可乘之机。
吴军则认为税务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也难辞其咎:“对于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几乎每年都会整治,但不久这一现象就会死灰复燃。有些小公司的增值税在短时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这样的异常我们都能发觉,更何况税务机关。”
业内人士指出,在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问题上,海关和税务机关并没有很好地配合,刘少军建议海关和税务机关可以通过信息联网等形式加强协作。
覃为勇也坦言,不法分子利用海关与税务部门监管职能上的分工没有密切衔接,为从事出口骗税行为创造了“条件”,而大肆发出口骗税的财。
薛胜文指出:“监管的环节并不少,关键是要落实每一项监管工作,相关人员对人对事都需谨慎对待。另外,出口退税政策是不是完全合理的政策也值得思考。目前经济低迷,完全取消出口退税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大冲击,可以考虑分行业慢慢降低退税率,或是研究新的可操作性的鼓励出口的政策。”
刘少军则认为:“出口退税在制度设计上并没有问题,也符合WTO的规则,很多国家也是这样做的,关键的问题还是监管,同时应加大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
“这就像停车一样,如果停在停车场需要50元,而乱停车的罚款金额也是50元,更何况未必会被抓住,这样不法分子会对风险作出综合考量。”刘少军说。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