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资讯 >正文

中国纺服企业澳大利亚展现特色营销智慧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2日

大连隆生服饰有限公司目前的业务集中在欧洲市场,谈到开拓澳大利亚市场的初衷,吴琦表示一方面是希望丰富外部市场构成,另一方面则是想提升产能利用率,“皮衣是季节性的产品,由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所以其皮衣销售季与欧洲相反。现在,工厂各方面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我们希望在欧洲销售淡季时,能通过做澳洲市场订单,让工厂的产能多运转一个月。”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较高的成本压力,东部沿海地区一线纺织工人月薪普遍在2500~3000元。仅此一项生产要素就比东南亚国家高出一倍之多。在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率方面无不考验着企业的经营智慧。而对于外向型的出口企业来说,除了产品适销对路外,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实现订单优化配置、挖掘生产潜力也是影响其赢利的重要因素。
  吴琦表示,澳商的订单能让工厂闲置的产能充分利用起来,推动生产运转满负荷,进一步缓解成本压力。“这次澳展上接触了100多位客商,我们会挑选出能开展长期合作的进行后续接洽。明年我还准备继续参展,因为我感觉连续性的展出更能获得外商信任。”
  自主品牌水到渠成
  曾几何时,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只被定义为生产代加工的典型代表。如今,更多的企业加大在创新设计上的投入力度,并且着手在外部市场推出自主品牌。淄博良品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婴幼儿产品为主的企业。作为澳展忠实的参与者,公司总经理吕文峰正酝酿着在澳大利亚推出自主品牌的计划。“澳大利亚客商的订单量普遍在几百件左右。对于我们这种走量的婴幼儿产品来说,生产成本压力较大。我希望后期能在这边成立分公司,并且注册我们自己的商标。这样一来,我就可以生产部分热销产品形成稳定库存,并且标上自己的品牌。一些零散的小客户可以直接从仓库里拿货。300~500件都没有问题。”
  吕文峰坦言,初到澳大利亚市场时,他感觉很不适应,在欧洲市场起订量在3000件以上的单品,澳商每单却只能做600件。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澳大利亚市场,原因就在于市场的稳定度高,价格承受力较好。近一两年,吕文峰开始思索如何在生产成本可控的范围内,适应这种小订单的需求。在澳成立分公司,开创自主品牌产品成为他新的目标。“我们已经具备生产与设计能力,推出自主品牌不仅能帮助我们适应澳大利亚的订单特点,也能使我们的产品档次迈上一个新台阶。据我观察,在澳大利亚的商场里,一般的品牌浴巾都能卖上20澳元/条,利润空间十分可观。只要时机成熟,我就可以利用在展会上积累的渠道资源,推广公司的自主品牌产品。”吕文峰说。
  外向型的纺织服装企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这是行业转型升级时期的成果,也是致力搭建更优平台的澳展主办方的动力所在。历经十三载的澳展正在见证中国企业的成熟,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又将预见行业怎样的质变?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155)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国际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