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总部经济,完善配套服务。西樵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非核心的、辅助性的、季节性强的、不定期性生产的生产环节或是生产线外包,从而集中主要精力、人力和财力从事核心业务或增值大的业务,做强总部经济,以实现企业运营效益的最大化。西樵正加紧筹备建设广东西樵纺织国际商贸城,形成集商务办公、产品展示、洽谈接单、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企业总部、技术研发和创意设计基地,为相关企业提供金融融资、产品研发、产品会展、工艺设计、检测服务等配套服务。
铁腕减排治污,发展循环经济。自2007年以来,西樵果断实施“环境倒逼”机制,全面开展纺织业节能减排治污工作,先后关停镇内纺织印染厂13家,污染企业一批,将17家印染厂污水通过管网引入鑫龙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统一处理、清洁生产,对全镇165家牛仔布织造厂、45家拥有喷水织机的企业开展综合整治,并完成全镇107台锅炉物理验收。同时,成立了环境监察中队和监测分站,强化环保执法、巩固治理成果。
四点启示
创新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模式,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西樵镇通过建立专业镇多元化资金投入、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的融资担保体系,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仓储单质押、订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新业务品种,加大金融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大大推进了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值得各地借鉴。还可以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提高融资能力;发展风险投资,鼓励设立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引导其对企业投资;继续深化科技与商业银行及各种信贷机构的战略合作,对龙头企业及其关联企业信贷资金供给实行银团贷款、商业承兑汇票、封闭式资金注入模式等方面多下工夫。
加快产学研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西樵镇以镇政府牵头,组织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组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围绕镇区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凝练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建立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体系,对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努力打造区域品牌,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西樵镇取得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努力加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优化营销渠道,推进优势品牌企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发展,从而大大提升了西樵纺织产业的品牌优势,促进了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一般都程度不同地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就能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西樵镇也正是因为不手软,铁腕减排治污,因而成功推动了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活力。
(本文根据广东省专业镇联合调研组相关调研报告整理)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