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工控专区 >正文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萧条 需走转型自救路

来源:中国转动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2日

目前,效益的下降使得很多企业已经收缩工程机械业务,人员大量离职。《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到,在减员方面,很多企业“创意无限”。“有的企业搞竞聘活动,将你从岗位上拉下来,安排两三个你不想去的岗位,让你选择,不同意就直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还有的企业让员工自己填写《停薪留职申请书》,来规避法律上的风险和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转型自救之路

也许工程机械行业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开辟新的“战场”是当下工程机械大佬们正在考虑的事情。

“过去我们的企业崇尚大国重器,习惯整机挣钱,现在是时候关注服务和配件了,也许不起眼,但盈利是关键。”一家行业龙头企业战略规划部负责人李女士透露。

调查了解到:在国外成熟市场,整机销售利润占整体利润约30%,后市场可贡献约70%的利润,而在当下的国内市场,整机销售利润占整体利润约70%,甚至更多。

“目前很多机械企业面临的瓶颈主要是渠道问题,国外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又容量有限,转战售后服务市场不失为一个良策。”李女士表示,“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也可以通过效仿国外工程机械巨头,开辟新的业务领域。”

卡特彼勒,这家以生产挖掘机闻名的“巨无霸”企业涉足户外服饰,主打时尚和耐用风格。2013年,卡特彼勒还推出一款安卓智能手机,号称最坚固手机,工程机械元素十足。

日本工程机械制造商日立同样致力于家用电器、电脑产品、半导体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而韩国斗山重工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海水淡化工厂。

“大浪淘沙,行业整合至少还需要3~5年时间。最终留下来的,一定是创新和社会责任兼顾的企业。”李女士说。

不过,也有人并不看好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11月初,老张的一位朋友,一家工程机械企业的老板,感觉看不到出路,就把价值上百亿的厂房、设备、样机、车辆、专利、团队一起打包,白菜价2亿就甩卖了,并且发誓绝不再涉足工程机械行业。

老张并不认可这种做法,相反,他仍然打心底里热爱这个多难的行业:“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民族品牌的进步是明显的。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是要靠这些重工行业打底的,底子厚实了,才能去做其他的事,也期待更多人理解、支持这个行业。”

 

 

<<上一页[1][2]
阅读数量(629)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工控专区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