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行业都期盼着国家倾斜补贴政策的时候,农业部对外公布,2014/2015棉季,国内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不再实行,连续执行了3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将告一段落。这两年,由于种植成本太高,弃棉种粮的现象普遍,总体种植的效益本就不理想,此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会对未来的棉花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呢?国家棉花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毛树春分析认为。
毛树春:“第一个是国际棉价将会回落,国际外币价格差异将会缩小,国产棉的消费将会增加,国际棉花库存的压力将会有所减缓,这是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是农民植棉的积极性下降,植棉意向回落,植棉面积减少,呈加大的趋势。”
在这样的预期下,如何稳定棉花生产和棉农利益成为关键。此时棉农种植如何能得到较好收益呢?毛树春建议棉农种植应按照方法,分开好花和坏花浇种,企业也应该按级给价,这样才能既保障棉农劳有所得。
毛树春:“要科学植棉,只有高产才能应对价格的下降和我国较高的生产成本,要种一亩地就把一亩地种好。在技术上要做两件事,一个就是选择好优良品种,第二是要采用好的栽培管理技术。再一个建议就是农村要搞好技术培训,旨在要送科技下乡。”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