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正文

棉花生产人工费达1000元每亩占成本一半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8日

 河南安阳,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实验农场的一块棉田看着很是特别。和其他地块吐絮待摘的棉株不同,这块地的棉株除了枝杈间挂满白嘟嘟的棉朵,浑身上下竟找不见一片叶子,整个地块一眼望去,像浮着一层又松又厚的雪花。
  一台车头顶着两排铁梳子、驾驶室后背个铁笼子的四轮拖拉机马达轰响开进地里,棉朵被铁梳子像理发一样剪断、揪下,再被螺旋杆像舌头一样卷进后面的铁笼。仅仅10来分钟,一亩多地的棉田就被剃成了“光头”,机车后面只剩下仍长在地里却“一丝不挂”的棉株。
  这场国产复指杆式采棉机的现场作业演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大棉花种植区的政商代表和棉花种植大户。一位参观者边追着采棉机拍照,边念叨着“(机采棉)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其实,这一天是不得不来,而且是必须要来的。
  人工采摘费用剧增种棉效益严重下滑
  在我国粮棉油三大作物中,一直没有实现机械化收获的,迄今为止只有棉花。以致每到采棉季节,棉田里从早到晚到处都忙碌着包裹头巾的采棉女。但是现在这样的场景,越来越难以为继了。因为采棉工已经贵得让你几乎雇不起。
  现阶段,我国棉花生产的人工费用已经达到1000元/亩上下,占总成本的50%,而其中一大块是被人工采摘费用占去的。在长江、黄河流域棉区,人工采棉费用为400~500/亩;在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这笔费用竟已高达660~1300元/亩。“即使这样,到内地雇采棉工现在也是越来越难了”,来自新疆的一位代表说。
  江苏射阳县原银棉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广军说,他们县是全国闻名的种棉大县,10年前全县种棉面积高达120万亩,但现在已经缩减到了10万多亩。他认为人力成本上涨,特别是人工采摘费用上涨,是导致棉花生产效益下降、播种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长李付广认为,棉花手工采摘条件艰苦、用工量大,现时环境下,雇工价格低了找不到人,价格高了种棉农民又没有合理的收益。高成本低效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的办法别无他途,只有尽快在各大棉区推行采棉机械化。
  配套技术加快跟进机采研发日臻成熟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目前全世界棉花30%已经实现机械采摘,其中美、澳等国机采率已达100%,西班牙、希腊等国也部分实现了机械采摘。
  

[1][2]下一页>>
阅读数量(240)
分享到:
 更多关于 行业资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经纬纺机
小图标 推荐企业
  • 1
  • 2
  • 3
  • 4
  • 5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