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机械采摘起步较晚,大型自走式棉花收获机主要依靠进口,这成为制约整个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瓶颈。新疆是我国棉花最大主产区,经过近10年的引进使用和自主研制采棉机,目前兵团农场的机械收棉水平,已基本接近先进国家。但是由于大型棉花收获机动辄一二百万元的昂贵价格,加上相应配套机具和保养、维修费用,一般企业和个人很难承受,目前只限于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广应用。
与新疆棉花产区适宜推广应用大型采棉机不同,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两大棉区棉农众多、种植地块相对分散,适合推广应用中小型采棉机。近年来,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承担的行业科研专项“华北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农艺技术研究与示范”,对指杆式棉花收获机的配置形式进行了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了可以不对行收获,结构简单、性能优越、造价低廉的新型自走指杆式采棉机。这次参加现场演示的采棉机,每小时可收获棉花7~11亩,采净率大于93%,含杂率小于12%。安阳现场作业的机械表现,也受到了参观者一致好评。
快乐植棉已成方向切勿坐失大好机遇
和机械收割玉米、小麦相比,机械采棉对棉花从品种到栽培、再到后期管理,乃至到对结铃吐絮、化控落叶时间等多个方面,都有相当严格的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这也是机采棉一直难于快速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棉花科技工作者勤奋攻关,已经在以上各个环节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适合我国三大棉花主产区机械采收的早熟品种培育方面成就卓著,可以为推广棉花机采提供多个优质棉花品种。同时,由于我国已经实现了棉花从整地到播种和防控的机械化,如果认清棉花生产的发展趋势,抓住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就一定可以成功实现棉花工作者世代期盼的“全程机械化”。
“以棉花机械化采摘为标志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我国棉花生产现代化的唯一方向,这一步我们必须要走。如果不走,这个产业就会衰亡,我们不能让棉花产业因此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面对前来观摩的数百名代表,10年就提出“棉花种植规模化、栽培轻简化、全程机械化”构想的时任棉花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言辞异常恳切。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