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是巴基斯坦出口的支柱产业,占其出口总额的55%,并提供了39%的工业就业岗位。过去20年来,巴政府很少在基础施设上下大力气投资,造成基础设施落后。2008年以来,巴基斯坦经济增速放缓,用于基础设施领域建设的公共领域发展项目资金严重不足,对外国援助和贷款的依赖度较高,一些规划中的基建项目开工和建设进度滞后。因此,近年来也鲜有听闻国际纺织商在巴投资。尽管巴近几年经济出现增长,但相对其他国家其绝对额较小,经济运行并不稳固并隐含一定变数。此外,由于劳动力技能不够娴熟,劳动生产率较低,对外竞争力降低,对该国纺织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天然气、电力和水资源比较缺乏。近几年,旁遮普省的纺织工厂的天然气供应急剧削减,从2008年的302天削减到了2013年的114天。在一些工厂里,停电也是家常便饭,相当一部分纺织企业都自己用燃气或燃油发电,大大增加了成本负担。受制于能源趋紧,工厂即便能获得大批量的订单,但是产能却无法正常释放,最后有可能导致交期延长,影响企业信誉。
相比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巴基斯坦纺织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在欧盟普惠制加待遇的推动下,如果巴纺织企业能寻求到稳定的能源供应方案,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许纺织业出口的春天能早日到来。
<<上一页[1][2]